微信扫一扫
据巴西媒体报道,近日,巴西多地出现冒充联邦警察(Polícia Federal)实施诈骗的案件,不少受害者在短时间内损失巨额积蓄。犯罪分子通过电话和即时通讯软件,假借“洗钱调查”或“毒品调查”之名,诱骗受害者转账。
在圣保罗州,一名58岁刚退休的女性原本计划依靠多年积蓄安度晚年,却在短短一周内被骗走约58万雷亚尔。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她回忆称,最初接到电话时,对方自称是联邦警察,指控其涉嫌洗钱与贩毒。随后,诈骗团伙通过消息软件不断向其发送伪造文件,文件上甚至印有巴西共和国国徽,还标注“涉密”,要求她不得泄露所谓“调查”内容。
受害者称,在被“监视”的恐惧下,她曾与嫌犯进行长达5小时的视频通话,以为自己正在配合警方做笔录。期间,她先后三次转账约1万雷亚尔到所谓“巴西央行监管账户”,资金又被退回,以此制造“可信”假象。最终,在嫌犯诱导下,她再次转账累计58万雷亚尔,却再也联系不上对方。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那是我一辈子的积蓄。他们消失后,我立刻崩溃,只能靠镇静剂维持,根本吃不下、睡不着。”她说。
在圣保罗州朱迪亚伊(Jundiaí),另一名女性被骗超过150万雷亚尔,手法如出一辙。她同样被告知涉嫌洗钱,先被要求小额转账,待资金退回后,被逐步引导进行大额转账。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而在圣保罗州伊佩罗(Iperó),一名63岁女性也被骗走4万雷亚尔。三起案件的受害者均被要求将资金转至同一家总部位于圣保罗东区的企业账户。调查发现,该企业登记的注册地址并不存在。
警方表示,仅在一个辖区,已有至少20名受害者报案。
圣保罗州警方已对案件立案调查。负责其中一起案件的女警官奥雷娅·阿尔巴内斯(Áurea Albanez)警告说,诈骗分子往往掌握受害者的部分个人信息,从而增加“可信度”,但其实并不了解对方真实身份。
“我们提醒公众,若接到类似电话,应立即挂断,不要提供任何信息。如有疑虑,应直接联系民警或联邦警察确认。”她强调。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巴西联邦警察监察官阿尔贝托·内托(Alberto Neto)在圣保罗明确表示,联邦警察从不会要求转账或索要金钱。
“我们的传唤仅用于通知当事人到警局出席,或通过虚拟会议室接受讯问。我们不会索要文件,更不会要求汇款。”阿尔贝托说。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 添加微信可详细咨询